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乳白蚁是我国南方危害建筑物的主要白蚁种类,这个属已定名发表了30多种(黄复生等1989年)。代表种为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又名台湾泌乳白蚁(以前称台湾家白蚁、家白蚁)。它的分布北界位于北纬32°~33°,南界直至西沙群岛。前不久,在江苏省建湖县已发现有乳白蚁属的分布,该县位于北纬33.4°,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北的记录(林树青,1986年)。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台湾乳白蚁是集中建筑巨巢生活的白蚁。蚁巢有主巢和副巢之分,除了有蚁王、蚁后居住的主巢外,有时还有3个~4个副巢。主、副巢之间的白蚁经常来往联系。蚁巢可筑在室内,也可筑在室外或树干内;可筑在地下,也可筑在建筑物的地上部分或衣箱书柜等家具内。蚁巢无论筑在何处,但都较隐蔽,不易发现。白蚁群体以蚁巢为生活的大本营,群内工蚁常筑路到离巢100多米远的地方觅食危害。要杀灭到物体上取食的白蚁并不难,喷一般的农药也能奏效,问题是杀灭了一批后,不久又来一批,蚁患始终存在,整个巢群安然无恙。因此,要消除这类白蚁危害,不同于其他害虫,关键在于找巢,而且用药也十分讲究。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白蚁作斗争的过程中,掌握了台湾乳白蚁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找巢经验,寻求到了能借助于白蚁习性在群体内进行扩散传递,最后可使全巢白蚁死亡的药物,创造了许多灭治台湾乳白蚁的方法。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找巢技术与步骤
台湾乳白蚁有隐蔽活动的一面,但也有暴露痕迹的一面,蚁巢埋藏得再秘密,在物体表面也要露出蛛丝马迹,通常的找巢实际上是先找外露特征。
1.用外露特征找巢
(1)排积物及其与蚁巢的关系 白蚁的排积物(排泄物)俗称“白蚁泥”,是灰褐色或棕褐色的疏松泥块,一般认为是工蚁筑巢时从巢内排出的经过加工的物质。排积物通常堆积在蚁巢的外围,有些直接挨近蚁巢,有些离蚁巢稍远一些。排积物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蚁巢的大小。大树有了蚁巢,在大树的枯枝断面往往有排泄物堆积。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简易民房的地上巢,排积物大多比较明显。但也有一些隐蔽的蚁巢,如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巢,天花板内的蚁巢,其排积物就不一定显示出来,因此还要参照其他特征来找巢。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2)分飞孔及其与蚁巢的关系 分飞孔是有翅成虫分飞时飞出的孔口。凡是有大量有翅成虫飞出的地方,其附近必有蚁巢存在。分飞孔的外形多数为长条形,长约1cm~5cm,也有呈不规则的颗粒状,锥状、肾状等。除分飞时外,平时孔口有泥封住,呈微凸状,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分飞孔一般离巢较近,大多分布在蚁巢的上方或偏上方,有的甚至毗连蚁巢,远的离巢也可能超过10m以上。地上巢的分飞孔与巢位较接近。地下巢的主分飞孔比较低,分飞点较多;次分飞孔在高处,分飞孔较集中而少;分飞孔低则接近主巢,分飞孔高则离巢较远。如果发现了分飞孔,特别在分飞季节有兵蚁守卫的分飞孔,便可断定附近的木材内、地面上或地下一定有蚁巢,应当加倍细心的寻找,判断巢位,不要轻易放过。
(3)通气孔及其与蚁巢的关系 通气孔又叫透气孔,通风孔。一般认为,通气孔是白蚁调节巢内气体和温、湿度的小孔,很可能还有其他作用。通气孔一般贴近地上蚁巢(包括树内蚁巢)的表层或附近。通气孔数量从数个至数十个不等,不规则的排列成团状(梅花状)或虚线状。找到了通气孔,大致就可以断定蚁巢在其中。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以上叙述的三个外露特征,有时同时具备,有时则具备其中的一、二个,一般说来,主巢多有通气孔,分飞孔出现于发育成熟进行分飞的巢群,幼年巢没有分飞孔,排泄物也少。
除上述三个寻找蚁巢的依据外,蚁路和吸水线也是找巢的线索,可作为找巢的辅助依据。
蚁路是白蚁通向受害物觅取食物、或联系主、副巢、或通向分飞孔、通气孔等处的通道,也是白蚁保护自己免受天敌侵袭的掩体。蚁路分两种:一种表露于外,用泥作掩体,称作泥路;另一种隐蔽于地下或木材中,称作隧道。通常在蚁巢附近蚁路密集。从蚁路的粗细、挑破蚁路后工蚁修补的快慢、兵蚁出现的方向和数量可作为判断蚁巢的启示。一般说,蚁巢附近蚁路粗大、工蚁修补快,离巢近,兵蚁大量出现的一端是蚁巢方向。凡是有白蚁通行的蚁路,外表湿润,无裂缝,色较深暗;没有白蚁通行的蚁路则干燥、松散、容易掉落,露出裂缝。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吸水线是台湾乳白蚁通往水源吸取水分的蚁路。外形上吸水线比一般蚁路宽,约有1~2个手指头的宽度。吸水线经常保持高度潮湿,白蚁活动频繁,成排地上下穿流不息。一般主巢都有吸水线,因此发现了吸水线,便可断定主巢离此不远。但是,吸水线往往筑在夹墙内,或在地下筑成隐蔽隧道,不易被发现。
2.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找巢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和金198示踪寻找台湾乳白蚁蚁巢,在我国始于60年代中期。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横琴白蚁防治研究所率先利用碘131示踪探测台湾乳白蚁巢获得成功,以后陆续在全国许多省市应用,解决了一些构筑得十分隐蔽的蚁巢和“老大难”患区的蚁害问题,从中还进一步掌握了白蚁的活动规律。
(1)原理 设法使一部分白蚁标记上放射性物质,利用白蚁相互接触的吮舐性和营养交哺,在群内扩散、传递,让更多的白蚁个体沾染上放射性物质。然后用能透过障碍物测出能量变化的放射性幅射计数探测器,进行搜索测定。蚁巢是白蚁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场所,必然会积累沾染上较高的放射性物质。根据这个道理,结合蚁患区域危害及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就能探测较隐蔽的蚁巢,并能探测到白蚁的活动规律。
(2)操作方法 根据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红旗镇白蚁防治研究所等单位的资料,大致如下。诱集箱的制作及置放点的选择 进行示踪探测前,在白蚁经常众多出没之处,选择一个或多个诱集设置点。诱集箱是由内外二层木箱组成的夹套箱,内箱无底无盖,高、宽约25cm,长约35cm.先在内箱底层铺放约2cm厚的泥土,再将经食糖、松花粉混合液浸泡过的松木小块紧密排放其中,上面复上一层先用水浸湿的干草垫和一层泥土。外箱,无底有盖,套在内箱外,内外箱之间约8cm的夹层用湿泥填实,使诱集箱完全封闭。外箱的作用在于保持诱集箱内的适当温湿度,避光,更适宜白蚁活动觅食。诱集箱视设置点具体情况可分为地上,半地下和地下三种,制作方法相似。
示踪剂食饵的配制与投放
用碘13110毫居里~15毫居里拌和12g食糖、4g松花粉和适量清水,调成糊状食饵,将盛有食饵的小扁盘置于已诱集到大量白蚁的诱集箱中央。投饵动作须迅速谨慎,事后仍按原样封闭完好,以免白蚁惊逸,前功尽弃。食饵投入后,白蚁即群起趋食,被标记上放射性物质,迅速互相传染。
最初用示踪方法探测白蚁巢时,由于没有经验,怕穿透性弱,使用放射性同位的强度较大。以后,武汉白蚁防治所,重庆白蚁防治研究所,重庆商业贮运公司等单位用同位素找巢时,使用的强度就降低了,一般为3毫居里~5毫居里。李栋等(1982年)把放射性强度降到碘13150微居里及金198150微居里,探测台湾乳白蚁蚁巢也很准确。
仪器探测 投饵后立即在诱集箱上固定一点,用FD-71或FD-113型等Y射线幅射仪探测其放射性剂量,并逐步扩大探测范围,直到探测不到放射性为止。对每一个通过探测面得到的测定点均应认真做好记录,每隔数小时循环复测一次,注意各测定点放射性剂量的大小与变化范围,结合现场实际,综合分析,灵活判断,确定巢位。一般能量急剧上升,尔后又相对稳定的测得点,多是主巢位置。
应用示踪法找巢必须注意安全防护,保障灭蚁职工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利用声频探测仪找巢
此法前已述及,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不再重复。
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4.找巢的重点部位-蚁巢分布规律
通过长期大量的找巢挖巢和找巢施药,发现在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和危害物中,台湾乳白蚁筑巢的位置不同,但在相同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和危害物内,白蚁巢又在相似的位置重复出现,有其一般的分布规律。反过来,当我们认识到这些规律后,在它可能营巢的地方寻找它的外露特征,这将有助于提高找巢效果。
台湾乳白蚁的蚁巢有的在地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室内,有的在室外。从它生态学特性来看,台湾乳白蚁好温怕冷、好湿怕水、好暗怕光、好宁静怕震动、好食物丰富怕食物稀少、好气流停滞怕空气流动。从群体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来看,有翅成虫分飞脱翅后,多在接
近地面的木材附近建巢,群体发展后,蚁巢会由下而上发生变动,或者深藏于土内。因此,蚁巢分布规律的形成是台湾乳白蚁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也是群体发展后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的反映。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
(1)台湾乳白蚁室内巢的常见分布位置
就室内蚁巢来说,根据不同的房屋结构、建筑材料,巢位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据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在广东省台山县、高鹤县对泥木和砖木结构房屋的调查。
泥木结构房屋中,白蚁可以在泥墙中筑巢,最常见的筑巢位置在门楣和横梁与墙交接处。那里食料既丰富,又有发展余地;可是在砖木结构房屋中,白蚁不能打通火砖在砖墙中筑巢,因而蚁巢较多筑在木材最粗大的正梁与墙交接部位。
在珠海市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房屋结构又是一种类型。那里的农村民房,多为茅顶竹柱杉皮墙或薄泥墙结构,地面缺乏筑巢所需要的依附条件,因而地下巢特别多。据番禺县粮食局的调查,在200个蚁巢中,地下巢占90%强,有不少筑在泥灶底下。
在城市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蚁巢的分布较为复杂,多数分布在空心夹墙内、天花板上、厕所、厨房、浴室水管附近的空心墙内、门楣角、电闸下方空隙部位、金字架两端等处。此外,地下巢也占有一定比率。在混凝土结构房屋中的蚁巢,有时外露特征往往不够明显,因此在找巢时要细心观察通气孔、水渍及批档有无变形等。
归结起来,城乡房屋地上蚁巢最常见的位置是:
正梁或横梁与墙的交接处;
门框角,窗框角;
楼梯与地相连的木柱;
木板批档(天花板)的夹层内;
地板下面横木与墙的交接处;
骑楼下方的木柱内;
与空心砖柱相连的横梁;
舞台底下的横木;
久未搬动的木箱、木柜内;
金字架支架与墙的交接处;
阁楼底下横梁与墙的交接处;
水管附近的空心墙内;
壁内电闸板或消防箱的下方。
(2)台湾乳白蚁室外巢的常见分布位置 台湾乳白蚁的蚁巢并不局限于“家内”,庭前屋后的大树,往往是台湾乳白蚁入屋危害的策源地,找巢时绝不能忽视。
树木和树桩巢位 树木中的蚁巢大多数位于大树基部或树根下方。此外,也有从树木的整枝损伤部位侵入树干筑巢的。
木电杆的巢位 蚁巢一般不筑在电杆里面,而筑在电杆的地下段内。淹在水田中的电杆,则蚁巢在水面上的杆内。竖立在斜坡的电杆,巢在高的一侧;立杆地一边靠水时,巢在旱地的一侧。
木桥的巢位 木桥上的巢位主要分布在两端示警木的入土部分;靠近桥台两端的大梁桩木与帽木交接处;大梁两端;桥台或排架的帽木。
轮船的巢位 轮船的巢位要根据不同的设计结构而定。一般木船的蚁巢筑在船头、船尾的隔水板后面和龙骨等木材较粗大和集中的部位。木壳轮船的巢位多在厕所、厨房附近,偶尔在机房内也会发现蚁巢。
枕木和车厢的巢位 枕木中有很少筑巢,危害枕木的白蚁大多从附近的大树中爬过来。车厢蚁巢大多数筑在厕所、洗脸池下方的夹板里,偶尔也发现有筑在厢顶部的。
(3)地下巢的常见分布位置 在建筑物内,除地上巢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地下巢。地下巢位的外露特征不甚明显,寻找时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我们格外细心对待。地下巢虽然隐蔽,但也有其暴露的一面。白蚁要生活,就必然要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在活动过程中留下各种迹象。地下巢也有分飞孔和通气孔,但往往分布较低,约在离地1m左右的墙上。判断地下巢的重要依据是看蚁路土粒的颜色是否与地下土色相似。此外,切断蚁路后观察白蚁活动的情况,如大多数工蚁向地下逃逸,并有大量兵蚁从地下调来守卫,那么存在地下巢的可能性就很大,就要进一步追踪蚁巢。台湾乳白蚁的地下巢入地不深,一般探到20cm~40cm,大致便可发现蚁巢结构。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粮食局灭蚁小组认为,地下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多在高,少在低;多在干,少在湿;多在室内,少在室外;多座东南,少座西北;相对地接近水源。
据珠海轻轨铁路局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灭蚁小组的经验,地下巢经常分布的位置是:墙角下,门框脚下,灶底,楼梯脚下,木柱埋杆地下部分的附近,贮物室地下和下水管附近等处。
5.找巢的步骤
寻找蚁巢要仔细,不能粗枝大叶。检查的次序一般是先室内,后室外;先下,后上;先重点,后全面。凡有木材的地方都不能放过。
在寻找蚁巢的过程中必须依靠群众,向单位和住户询问白蚁的危害史和分飞情况,如群众反映曾有大量有翅成虫从室内飞出,则大致附近就有蚁巢。向群众作调查,群众能够提供许多宝贵的线索。
接着是开始检查,根据不同房屋结构检查白蚁经常筑巢的部位,观察有无蚁路,被害物内有无白蚁活动。对钢筋水泥的建筑物,要重点检查天花板、地窖、门框、窗框、墙的四角、墙壁的裂隙、墙内排水管附近等处。对砖木结构的房屋,要了解墙内有无空位,着重检查正梁、横梁与墙交接的部位、天花板夹层、门楣、楼梯等处。对大部分是木材建成的房屋,要检查主梁、横梁和膨大呈鼓状的部分、木柱等。
检查时,主要是观察巢位外露的三大特征。但有时这些特征不明显,因此还要结合其他方法,如用锤敲打墙壁、地面、木材,听是否有空洞沉着的回声等。在墙壁透出水渍、膨胀鼓起和地面下沉的部位,都可能有蚁巢,应该细心检查。
当怀疑有可能是蚁巢时,用螺丝刀在怀疑的部位打孔钻探,如里面是蚁巢,则打孔时阻力较小,螺丝刀可直插而入,等待片刻,如有大量兵蚁从孔口爬出,有时且见到有巢片,那么就是蚁巢的部位了。
根据红旗镇杀虫公司/红旗镇灭白蚁/红旗治白蚁/红旗镇消杀中心/红旗台湾乳白蚁的灭治上述步骤,如果发现有白蚁活动而在屋内又找不到蚁巢的话,便要到相邻的房屋、附近的树木等处去找。只要认真细致,敢于实践,树立找巢并不“神秘”,更不是“高不可攀”的信念,就一定能够找到台湾乳白蚁蚁巢。
灭治方法
1.粉剂毒杀法
施用粉剂毒杀台湾乳白蚁是目前使用最广的方法。常用的灭蚁粉剂有两种,即以亚砷酸为主的砷制剂和六氯环戊二烯的系列杀虫剂产品灭蚁灵。
亚砷酸的毒性早为人知,在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就有用砒霜拌种杀灭地下害虫的记载。用亚砷酸灭白蚁虽是我国南方各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流行的方法,但由于是一种不告之外人的秘密处方,尚未在古代文献上查到确切记载,不知何时用于灭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开平县的司徒耀,司徒翘(1954年)上书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献出了灭白蚁秘方和经验才公诸于世。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陈世骧、蔡邦华和夏凯龄等专家专程到广东总结验证了秘方和经验。大约在此后不久,李始美专家经过苦心探索熟悉掌握了白蚁的灭治方法,请人化验,也弄清了秘方的主要成分、研制了自己的配方,并在北京,上海讲学,影响很大,在广大群众中普及了防治白蚁知识,直接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防治白蚁高潮。随后陈宁生、杨奇华、李桂祥、陈均贺等专家与李始美一道,到广东的广州、江门、新会、开平和湛江等地总结验证了李始美的经验,写出了《台湾乳白蚁防治》的经验总结报告。
用亚砷酸粉剂以及灭治台湾乳白蚁的技术,在民间流传虽久,但把这项技术推向市场进行经营,开设专门的白蚁行服务于社会的历史并不长。据李桂祥、肖维良(1991年)考察,广东是我国开办白蚁防治公司最早的地方。
用亚砷酸为主的灭蚁配方,在世界各地使用很广,澳大利亚、印度、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防治台湾乳白蚁至今常用此种灭蚁粉。它的毒性很大、胃毒作用缓、效果好,在干燥环境中只要部分白蚁受药中毒,即可能将毒剂传递给整个群体,致死
全巢白蚁。有人曾在广东佛冈县一户农民家中试验,在相距蚁巢6m多远的诱集箱中施药,数天后检查,不但诱集箱中的白蚁全部死亡,而且未施药的蚁巢内白蚁也同时死亡(李桂祥等,1989年)。
“灭蚁灵”在60年代初才开始使用,在国外原主要用于防治火蚁(一种红蚂蚁)。60年代后期,经珠海昆虫研究所和中山,江门的白蚁防治单位反复试验,在台湾乳白蚁灭治上获得成功。70年代起,便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灭蚁灵粉剂由于灭治白蚁效果好,毒性又比沿用的砷制剂低,为灭治台湾乳白蚁的粉剂又增加了新的品种。灭蚁灵粉的致毒作用比砷制剂慢得多,在群体内有充足的扩散,传递时间,毒性发作导致全巢白蚁死亡约需经历一个月左右。灭蚁灵粉剂在较潮湿的环境中,药效不减,特别适用于灭治地下巢和树巢。杭州市园林局灭蚁组在1972年~1975年间,用灭蚁灵处理了197棵树,经检查,除1975年处理的两株树木在处理后一个月发现非处理部位有分飞孔外,其他被处理的树木均未发现有蚁害现象。上海昆虫所在距巢远达21m部位施药,仍可造成全巢白蚁死亡。灭蚁灵粉剂一般含有效成分50%~70%,喷粉时可直接使用。灭蚁灵性质稳定,它的半衰期6年~
12年,摄入人体易在脂肪、肝和脑的组织中积聚,使用时要戴口罩防护。有关资料介绍,灭蚁灵有胃毒作用,触杀作用。据浙江农业大学生物物理教研组和上海昆虫研究所(1975年)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观察“灭蚁灵”对台湾乳白蚁的毒效表明,“灭蚁灵”对白蚁的毒效,主要表现为胃毒作用。
为什么在离巢6m或21m以外施药,使少数白蚁中毒或让部分白蚁取食了毒饵后,会导致全巢白蚁死亡?白蚁又是怎样在群内扩散、传递药剂的?关于这些问题,曾有不同的假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的可能。
一是借助于群体中的营养物质交哺行为,药物随食物由工蚁喂给不能取食的幼蚁、兵蚁、蚁王和蚁后;
二是利用白蚁密切的主、副巢之间的往来,相互接触的吮舐性,清洁同伴身上沾染的杂质异物而进入口中,并在群体内扩散;
三是部白蚁中毒死亡后,生活的白蚁在取食或掩埋同伴尸体的过程中染毒;
四是部分白蚁死亡后,巢内环境恶化,尸体的分解,引起温度上升,而习惯于巢穴生活的白蚁不会分流疏散,全巢最终死于恶劣环境之中;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取食的工蚁死亡后,不能取食的幼蚁等得不到营养物质的供给而饿死。
以上四、五种说法,无不具有道理,比较一致的认为是第一、二两种(黄复生等1989年,李桂祥等,1989年)。但因用药方法不同,主次会发生变化。白蚁是一类营群体和巢穴生活的社会性昆虫,有关白蚁营养行为即是在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之间的营养物质交哺现象,群体中成员之间的食物交换式样和比率,各品级是直接取食还是间接取食,怎样由一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体,都已经得到证实(前面已经叙及)。工蚁在觅取食物的同时或与沾药的同伴吮舐中首先获得药物,药物吞入体内或随食物一起吞入体内后,又伴随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液体从口中吐出或从肠管末端排出,喂给自己不能取食的幼蚁、兵蚁、蚁王和蚁后,自然的在群内相随传递,完成这个过程之后,毒性才发作。主巢和副巢间来往十分频繁,白蚁间的相互吮舐,工蚁除用口对幼蚁体表进行清洗,帮助幼蚁脱皮外,工蚁对兵蚁以及工蚁相互间也常进行舐刷,清洁身上沾染的杂质异物,这样促使药粉在群内进行了迅速扩散。史文鹏等(1986年)用模拟蚁巢试验,观察到投放毒饵与施用粉剂白蚁的死亡情况大不相同。施用粉剂时,巢外白蚁先于巢内白蚁死亡,投放膏剂(毒饵的一种剂型)时是先导致巢内白蚁大量死亡,而后巢外白蚁才大量死亡。这是因为无论在蚁路,蚁巢或诱集箱中施喷粉剂,先使部分白蚁身上沾染药粉,白蚁的允舐行为会优先得到充分发挥,先靠接触的方式在工、兵蚁中受药,然后才有序的通过营养交哺相随传递;而用毒饵灭蚁,主要是工蚁在取食的过程中获得药物,相随食物的传递而传递,营养交哺行为得到充分发挥,吮舐行为此时属于次要地位。白蚁取食或掩埋同伴尸体的过程中,可以染毒、中毒,但量少、进程慢,不是主要原因。部分白蚁死亡后,巢内环境恶化,加速了全巢白蚁的覆灭进程。致于取食的工蚁死亡后,不能直接取食的幼蚁、兵蚁会饿死的说法,其依据不充分。因为蚁巢内巢叶是白蚁食料来源之一,估计不能直接取食的幼蚁等个体以巢叶充饥,多可以存活7天以上,而用亚砷酸粉剂灭蚁,7天内可导致全巢死亡。
根据第一、二种道理,在筛选新的胃毒剂灭治白蚁时,要考虑药剂的击倒时间要较长,即作用要慢;对白蚁应无忌避作用。满足了这两个基本条件,白蚁既能吞食,又有充足的时间在群内扩散、传递,方可收到全巢死亡的效果。
(1)施药技术 施喷亚砷酸或灭蚁灵两种慢性胃毒粉剂,可以在群体内扩散、传递,收到全巢死亡的效果。但如果施药部位不当,药量不足或药粉堵塞,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①蚁巢施药 蚁巢是收效最好的施药部位,但必须在事先找到了蚁巢(主巢或副巢)的前提下,按下列程序进行。
开洞 用适当的工具如螺丝刀等插到蚁巢的中心部位,打洞2个~3个,每个洞相隔一定距离,最好打成“品”字形状。杉头与墙交接的巢可在杉头的两侧开洞;墙心巢可在墙的两面开洞,树巢的中心较难探准,可用电钻打洞查探。
施药 施药须待打洞后稍等片刻,见到兵蚁出来守卫时才进行。喷药前要用小毛刷、探针等清除洞内的碎屑,以免洞口堵塞。施药时将喷粉球的喷嘴对准蚁巢或蚁路,喷嘴朝上并顺着洞口方向。每个洞口压药3次~5次(每压球20次,约压出药粉1钱,即5g;广州白蚁所,1972年),一个蚁巢约用药2.5g~3.7g.喷粉前后要用螺丝刀、小铁锤等敲击附近的木材,使白蚁受惊后频频走动,增加白蚁互相接触中毒的机会。封口 施药后用棉花球或废纸团塞住洞口。
②蚁路施药 在找不到蚁巢的情况下,凡是有白蚁活动的木构件和蚁路,都要用螺丝刀轻轻揭开隧道或蚁路,然后顺蚁路方向喷粉。施药时不要堵塞蚁路,在横木内施药要按木纹方向进行;如木柱是直立的,则喷头要朝上。
(2)药效检查
为了避免施药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失误,施药后必须进行药效检的“灭蚁灵”,配制成毒饵,然后投放在白蚁活动的地方,任其自行取食,使之传递、中毒,导致全巢死亡。经14个专业单位交叉实验,有效的毒饵有以下几种剂型。
(1)银耳真菌腐木屑胶冻剂。南京白蚁防治研究所配制。
(2)蜂粉膏剂。重庆、武汉、长沙、成都、福州等市白蚁防治所配制。
(3)纸袋粉剂。南昌、临安、杭州等市县白蚁防治所配制。
(4)纸块(管)剂。宜昌、长沙白蚁所配制。
上述剂型虽有不同,但各有长处,只要投放的时间、方法得当,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否则,同一药剂因投放时间或方法不同,也可能收效不好。
投放毒饵最好是在台湾乳白蚁分飞前后,这时活动最频繁,取食很快,收效有保证。每年的6月~9月均可投放,但气温在17℃以下时,不宜投放。气温过高,地表层十分干燥,效果也不会很好,投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挤入法 即轻轻挑开蚁路、分飞孔或危害物表层,将毒饵制剂挤入。挑开的面不宜过大,挤入的制剂不能把蚁路堵满,挤入制剂后,应尽量恢复原状。
(2)塞饵法也是轻轻挑开蚁路、分飞孔或危害物表层,将毒饵块、毒饵筒塞进去,然后封闭。塞入的毒饵包其体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因此导致白蚁拒食。
(3)挂饵法 即将毒饵包挂贴在白蚁危害物的外层,如门架上、树干上,要把毒饵包固定并加复盖物,不能露风、露光。复盖物最好是湿润的,这样易于白蚁趋食。
(4)埋饵法 即将毒饵埋置于白蚁地下蚁路处。埋放不宜过深,以不超过30cm为宜。或连同诱集箱一起埋放,注意防止水渍。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总的要求是让白蚁取食快、取食多,以保证杀灭效果。为此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1)根据危害物的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毒饵剂型和投放方法。
(2)灭蚁毒饵含药量低,宜多点投放。特别是活动范围大的白蚁群体,传递距离应尽量缩短。
(3)投放毒饵要尽量保持白蚁的生活环境,不影响白蚁的正常活动,防止堵塞蚁路,投放后要加以复盖。
(4)雨水多、湿度大的季节,要防止雨淋、水渍;气候干燥或将毒饵放置于干燥处,宜稍浇水,保持毒饵适当的湿度。
(5)投饵后不宜经常检查,至少应在1个月后才进行观察。